导语:洪水后出现食物中毒是为什么呢?洪水带来的不仅是环境的破坏,更是对食物安全的巨大挑战,首先,洪水能够导致大量的食品被污染,尤其是在农村和城市的低洼地区,许多农田和仓库都被淹没,而且根据相关研究,洪水过后,受污染的水源会直接影响到周边的农作物,导致其易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下面就一起去看看洪水后出现食物中毒的原因吧!
洪水后出现食物中毒
洪水之后,一些人可能饥不择食,乱吃一些被污染过的食物,最终导致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人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还会脱水和血压下降而导致休克。一般来说,轻度食物中毒可自愈,严重者则必须尽快送往医院,由医生处理。
预防食物中毒,应该了解哪些食物可能引起食物中毒。洪水过后,除了一些密封类食物外,凡是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都不能轻易食用。已经死亡的畜禽、鱼虾,腐烂的蔬菜、水果都不能吃。严重发霉的大米、小麦、玉米、花生等粮食以及剩饭剩菜、生冷食物都不能吃。
此外,对于来源不明的没有用专用食品容器包装的或者没有检验合格标志的食品也不要吃。值得注意的是,洪灾过后应该及时清理被浸泡的食品加工场所,如食品厂、食堂、家庭厨房等。
洪水后出现食物中毒的原因
洪水后出现食物中毒的原因主要包括霉变粮食引起的霉菌毒素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和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
霉变粮食引起的霉菌毒素食物中毒是由于被洪水浸泡过的粮食极易霉变,食用霉变的大米或小麦后常发生食物中毒。这种中毒在停止食用霉变粮食后病情自动减轻,一般不会导致死亡。
细菌性食物中毒常由动物性食品(如肉、蛋类食品)和存放时间较长的熟食引起,主要是由于食用已死亡的畜禽肉和没有很好冷藏的食品。
化学性食物中毒一般为误食有毒物质引起,由于灾区环境的变化和临时居住的条件所限,农药、亚硝酸盐及其他工业用化学物质易被误食。
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包括误食猪甲状腺、肾上腺和含毒的鱼类引起的有毒动物性食物中毒,以及食用未经充分加热的豆浆、扁豆或食用苦杏仁、发芽土豆、毒蘑菇等引起的有毒植物性食物中毒。
这些食物中毒事件在洪涝灾区尤为常见,因此灾区居民需要特别注意食品卫生和安全,避免食用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确保食物得到适当的储存和处理,以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
什么是超标准洪水
超标洪水就是洪峰流量超标或者洪量超标都算超标准洪水。比如一个水电站施工期度汛标准为5年1遇洪水,那么从洪峰流量或者7天的洪量超过你5年一遇的洪水参数,那就是超标了。
对超过防洪系统或防洪工程设计标准的洪水所采取的应急对策。从经济合理和现实情况出发,防洪设施的保证率只能达到一定的设计标准,而洪水由于受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等影响,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每年汛期都可能发生超标准洪水。研究制订重点保护对象和重大工程,在发生超标准洪水时的紧急措施,并事先作好安排,供必要时采用,以避免发生毁灭性灾害。
超标准洪水的处理原则是,在充分发挥工程效能和人民防洪作用前提下,根据洪水特性,因地制宜地进行处理,牺牲局部,以保全重要堤段或重要地区的安全,尽量缩小灾害损失。
在大江大河重要堤段,应预筹临时分洪区,或利用堤防的超高、抢修子堤等适当超泄。水库特别是大型水库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的校核洪水进行校核,并预先备有非常泄洪设施和措施。对于重要中小型水库亦应分析研究可能发生的超标准洪水,要设置非常溢洪道或其他泄流设备,或采取临时加高加固大坝或破副坝以保主坝等紧急措施,防止洪水漫坝造成溃决。
对于超标准洪水的临时扒口分洪,或堤防溃决的洪水流路、淹没范围和洪水到达时间、水深、流速等应作出分析,及时做好居民转移工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供交流学习,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原作者在本文中所表达的观点,如作者本人对转载有异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具有价值的学习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