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台风的形成与海洋水温、空气湿度、地球自转等多个因素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当海水表面温度达到26.5摄氏度以上,且上层大气湿度较高时,便为台风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那么大家知道台风纳尔吉斯是什么吗?下面就去看看台风纳尔吉斯多少级吧!
台风纳尔吉斯是什么
每年4月的孟加拉湾已开始迈入盛夏,热烈的阳光让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明亮、灿烂,此时正是孟加拉湾的季风转换时期。水温高达32℃的北印度洋蕴涵着丰沛的水汽,季风的退却造就了微弱的风切变,再加上良好的高空辐散,所有这些都预示着一个热带气旋正在这片海面上慢慢孕育成形。
2008年4月27日,印度气象局注意到孟加拉湾西部海域的云团系统,数小时后它增强为热带低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称为“01B”。受北方高压脊的引导,01B一面缓慢地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一面迅速加强。4月28日早上,01B升级为热带风暴,并由此获得了它的正式命名——“纳尔吉斯”。台风正在形成,而孟加拉湾地区的人们此时并没有把它放在心上,尤其是缅甸人。大家依然过着平淡而琐碎的生活,完全不相信自己的命运会因为一场台风而发生什么改变。他们有理由这样自信:虽然身处全世界台风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的孟加拉湾,缅甸却已有大约40年没有受到过台风的侵袭,灾难总是降临在不幸的邻国孟加拉,没有人认为这一次会轮到自己。
4月28日,“纳尔吉斯”陷入分别位于其西北和东南方向的两个高压之间,移动速度减缓至几乎停滞。与此同时,对于较高的海水温度,风暴还在继续增强,当天下午便由热带风暴升级为强热带风暴。4月29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估计“纳尔吉斯”的最高持续风速达到每小时160千米,“纳尔吉斯”由此升级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尽管连续几天“纳尔吉斯”一直安然地守在孟加拉湾西部海域,静若处子,但作为台风,巨大的风眼已经形成。它冷冷地看着四周沿海地区一连数日在它的意念之下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这是《魔戒》中魔王索隆(Sauton)的眼睛。
4月29.日的晚些时候,在位于东南方向高压的引导下,“纳尔吉斯”起身向东北方向移动。4月30日,“纳尔吉斯”继续向东北移动。这一天,受较干燥空气的入侵,“纳尔吉斯”由台风减弱为强热带风暴。5月1日,“纳尔吉斯”重新增强为台风,移动方向由东北转为正东,并开始显著加速,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向缅甸中部沿海靠近。5月2日,“纳尔吉斯”再次加速,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逼近缅甸,并在登陆前急剧增强至巅峰状态,最终在16时30分前后(缅甸时间)以超强台风登陆海基岛,登陆时速为每小时192千米,中心风力16级,伴随而来的风暴潮高达3.5米。
缅甸的夏季非常炎热,尤其是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人们需要海面上的台风为自己带来降雨和降温,而在持续数日的7~8级大风和愈演愈烈的大暴雨之后,三角洲忽然重新安静下来,没有风,也没有雨,只有阴霾的天空和异常闷热的天气。这是台风外围的下沉气流在发出最后的警告,然而人们并没有领会。即使在政府已经发出台风警报之后,三角洲地区的人们仍然不相信厄运将会降临。他们以为2008年将和过去的40年一样波澜不惊,毕竟眼下正是水稻收割的好时节,没有人愿意离开富庶的家园。但“纳尔吉斯”已决意摧毁人们这种顽固的自信。
它张开直径19千米的巨大风眼,裹挟着暴风骤雨和惊涛骇浪,以登陆前最高持续风速每小时215千米进入三角洲,所过之处樯倾楫摧、浊浪排空,台风引发的风暴潮带来海水倒灌,3万平方千米的整个三角洲几乎被海水完全淹没——在强风、海潮、暴雨的三重打击之下,数万人民根本无处逃生。风暴过后这里已成人间地狱:地上积水严重,尸横遍野。5月3日,“纳尔吉斯”在登陆数小时之后迅速由超强台风减弱为强热带风暴,同时以每小时15~20千米的速度向东北偏东方向移动,于凌晨时分与仰光市擦身而过。随后它继续快速移动并快速减弱,途经仰光省、勃固省、孟邦和克伦邦,当晚接近泰缅边境的高原地区时已减为热带低压。5月4日,“纳尔吉斯”最终在泰国北部彻底消散。
尽管“纳尔吉斯”登陆后已迅速减弱,并且其中心没有正面袭击仰光市,但11级狂风夹杂暴雨的扫荡已足够让仰光市民一辈子牢记。台风过后,缅甸政府清点受灾人数。截至5月11日,官方公布死亡28458人,失踪33416人,并指出这仅仅是两个受灾最严重地区的数字,仍有大量灾区因为交通、通信中断而难以统计。5月9日,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员约翰·霍姆斯(JohnHolmes)计算缅甸的死亡人数应在6.3万~10万人。联合国救灾机构称,大约有200万人无家可归,而全部受灾人数估计达2400万,约占缅甸总人口的一半。
台风纳尔吉斯多少级
台风纳尔吉斯于2008年在孟加拉湾生成,是一个强大的热带风暴。它的强度得益于孟加拉湾地区对流异常活跃、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偏强和印度洋地区西风异常加强等气象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赋予了台风纳尔吉斯16级超强台风的能量与破坏力。这样的强度使得台风纳尔吉斯成为了一个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供交流学习,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原作者在本文中所表达的观点,如作者本人对转载有异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具有价值的学习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