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91fafa.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俗 > 民间习俗 >


关于民俗文化的资料之丧葬习俗的死殇、招魂与沐浴

关于民俗文化的资料之丧葬习俗的死殇、招魂与沐浴:丧葬习俗 2、 死殇、属纩、徒铺招魂与沐浴。 古时的人,生老病死是很繁褥的事情,而且对于死殇的等级律例也是很森严的。《礼记·曲礼下》载:“天……91简单网(www.91fafa.com)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你之惑!

丧葬习俗

  2、 死殇、属纩、徒铺招魂与沐浴。

  古时的人,生老病死是很繁褥的事情,而且对于死殇的等级律例也是很森严的。《礼记·曲礼下》载:“天子死曰崩,诸候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注:“自上颠坏曰崩;薨,颠坏之声;卒,终也;不禄,不终其禄;死之言澌也,精神澌尽也。”古时死有许多故讳,由此,产生许多的别称,如“亡”、“殂”、“殁”、“逝”、“弃世”、“上仙”、“不讳”、“登遐”、“物故”、“上宾”、“考终命”、“填沟壑”、“仙游”、“升仙”等等。而殇,泛指男未加冠,女未加笄而死的称之殇。古代对于殇亦有许多的律例和称谓,如《礼仪·丧服》称:“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十五至十二为中殇,十一至八岁为下殇;不满八岁皆为无服之丧。”据传说,过去对于长、中、下殇的父母要为殇者持大功之服(即要穿九个月的丧服);对于无服之殇(通常出世三个月到七岁死亡的),仅是悲哭而已;至于出世不过三个月的孩子死亡,因为多未有起名字,所以连哭也不哭,草草葬之。这就是古代死殇的规例。

 
关于民俗文化的资料之丧葬习俗的死殇、招魂与沐浴.jpg
  据《仪礼·既夕礼》和《礼记·丧大记》等史书记载及一些老仵作者讲述,在古代和解放前,对于患者有重病的病人在病危弥留之际,特别是一些只存微弱心跳或仅有一丝呼吸(现在医学所讲,有心跳没呼吸、假死或大脑已死亡的病人)的重症患者,在其弥留之际,家人或仵作佬要给他们脱去内外衣,换上新衣。病人的四肢要人捉住,以防手脚痉挛而死后无法穿衣,然后“属纩以俟绝气”。“属”,是将快要死亡的人放置在床上的意思。“纩”即是新的棉絮,新棉絮很轻,古时快要断气之人换上新衣,摆在大厅或侧厅的床板上,用新絮放在弥留者的口鼻上用以测定是否断气,如果“纩”不摇动,则此病人已死亡。习惯上称为“卒”,后世人将“属纩”作为临终的代名词。当然这是不科学的。今天来讲,危重病人会出现窒息、假死等现象,还应进行抢救。

  徒铺,又称为搬铺,与属的习俗接近。在过去将男女成人后,到中年以上已经结婚生子女后死的,习惯上称为“寿终”。封建社会里,由于迷信之故,人们认为病危者在睡床上死亡,其阴魂将会被吊在床中,不能超度,所以当发现病重临危的亲人快死之际,便在厅堂临时用床板做张板床,将病危者头在里、脚朝门安放于临时板床上,习惯上称之为“徒铺”或“搬铺”。传统上凡被徒铺者,都知道将要离开人世,大多数被徒铺者会叫齐亲人围站其四周留下遗嘱及分配遗产等。一些乡村称为“分手尾钱财”。另外,在留下遗嘱后,还要求家人预备为其举办丧事等。而未成年者夭折,不能移至厅堂摆设,只能用席铺在其床前的地上。再有如果家中尚有长者健在,死者是晚辈的话,也不能徒铺至厅堂,只能移往侧屋摆设。

  招魂与沐浴。招魂又称为“复”。《礼记·丧大记》中称:古人初死,须有生者一人,持死者上衣,登上屋顶,面向北方,一边摇其衣,一边大声呼喊死者的名字(如果妇人则称其字)说:“某某人呀,你该回来了!”或“某某人快复生吧!”等,这就叫招魂。然后将死者的上衣卷起来投到屋下,由家人接着,拿进厅堂或侧屋,履盖在死者尸体上,这就称为“复”。据《礼记·檀弓下》称:“复尽爱之道也,望反诸幽,求诸鬼神之道也。”这就是讲:生者不忍心其亲属死去,祈求鬼神将死者的灵魂从阴间带回其身体上来。如果是“复而不醒”的,即给死者沐浴、入殓、停柩发丧和办丧事。

  沐浴在《礼记·丧大记》和《仪礼·士丧礼》等史书上都有记载,是古代丧仪的习俗之一。“沐”是指洗头,“浴”是指洗身。过去,在招魂和复后,就要给死者沐浴了。沐浴的方法大致上与生人一样,沐浴的人如死者是男姓,则由男侍者帮其沐浴;如果是女性则由女侍者为其沐浴。沐浴包括剪指甲、剃胡须、修鬓角等。在为死者沐浴时,死者的亲属不能在场,要暂时回避。死者沐浴后换上寿衣鞋袜等,摆放在停尸床上。过去的死者,在沐浴时多在清水中放入防腐草药为其防腐和辟除异味,在天热时死者的灵床下多放置盛有冰块的冰盘。至此,沐浴就算完成,亲属就开始进行守灵、报丧等仪式了。

关于民俗文化的资料之丧葬习俗的死殇、招魂与沐浴


上面就是关于关于民俗文化的资料之丧葬习俗的死殇、招魂与沐浴的阐释,感谢您的阅读,查八字命格免费、查八字五行缺什么、免费算命2021年运程、生辰八字取名字、免费起名、生辰八字算命婚姻配对等更多传统国学《周易》经典内容,请记住本站:91简单网,或在网上直接搜索91简单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供交流学习,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原作者在本文中所表达的观点,如作者本人对转载有异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具有价值的学习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