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习俗的入殓封钉、送殡摆路祭等习俗-关于民俗文化的资料: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有哪些 4、成服举哀、入殓封钉、送殡、摆路祭、落葬与合葬等习俗。 在古时的丧礼中,死者的亲生子女或亲属在死者死后,他们所穿……91简单网(www.91fafa.com)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你之惑!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有哪些
4、成服举哀、入殓封钉、送殡、摆路祭、落葬与合葬等习俗。
在古时的丧礼中,死者的亲生子女或亲属在死者死后,他们所穿上用白麻布做的素服,其四周及袖口均不用缝,脊后缝的毛边朝外,头上扎上六尺左右的白麻布巾,用白麻线系住,麻巾直垂至背后,长及脚根处,这种服饰称之为成服或称披麻戴孝。头上所扎之白麻布俗称为“直披”。除此之外,所穿的鞋,其鞋面上要蒙上白布,毛边也是朝外的,如果是死者的媳妇则在肩上加多一块白布披巾,称为“托肩”,头上戴的白布称为“头笛”。对于死者的子侄及孙辈之衣,四周及袖口均要缝好,脊缝毛边要向内,头上扎的白布巾(麻布条),用白线系在头巾上直垂吊至肩部,谓之“横披”。另外,缝在鞋前的白布也是无毛边的。侄媳辈的丧衣无反托肩。曾孙之服的四周及袖口要缝上红布边,头巾要缀上圆点红布或红寿字。至于嫡长子行礼时,白衣外罩上麻布制成的衣服,头上戴麻制的帽子,帽前要悬上白色小棉球数个,这就是历史上称的“披麻戴孝”。其他前来吊唁者到来拜祭时,均给丧主一些“帛金”作香烛费,丧主收下“帛金”后,给予吊唁者一块约四、五尺长的白布,顶于头上或系于腰间。后世人演变为送一块纱,别于胸前或缠于手臂上。另外,用一块白手巾包上一红纸包着钱币和糖果的“白包”,包口处别上一扣针(客家人过去用衣针,寓意来吊唁者用针缝住口,不要去评论死者生前的锁事),作为回礼。以上所述即为成服举哀,在今天虽然推行火葬,但尚有一些人家沿用此俗,但是,多以一块黑布别于臂上或别在胸前就是了,也有一些是沿用旧俗的。
入殓封钉。首先是殓,《释名·释丧制》称:“敛者敛也,敛藏不复见也”。古代的殓,分为小敛和大敛:
①小殓:据《仪礼·士丧礼》和《礼记·丧大记》等史书记载:小殓在死者去世的第二天早晨,地点在卧室门里,先在停尸的床上铺席,再在席上铺绞(即宽布条)绞上铺衾(即被子)。席、衾的质地,据死者的身份确定。穿衣,无论死者尊卑,都是十九套。穿好后,用衾裹上,再用绞捆紧。这以后,再把布囊(n¨ng古代叫做“冒”,分为上下两截的口袋)套在尸体上,最后再盖上覆尸的被子(叫做“夷食”)。到此,敛者要哭,尽哀而止,这就叫小敛。1995年中山出土的一具清代鞣尸(从死者的官服、官帽判断为清代四品文官,即道台的身份),开棺后发现其衾、绞是丝织品质地,在绞上铺有石灰和松香、沉香等香料的混合物。据专家称,这些物品主要用作防腐。由此可见,古时的小殓是很讲究的,与史料记载大致相同。如果是帝皇或皇族的死者,多用浅黄色的丝绸缠身十九层,并穿上金丝缀连的玉衣。如长沙马王维的汉墓出土的长沙国丞相妻子尸体,其身上就是“金缕玉衣”的穿着。小殓后一般来说,是停放在大厅上,或者是停放在有祖先灵位的宗祠中。现在来讲,就是向遗体告别的方式。
②大殓:简单来讲:大殓即把尸体装进棺内(习惯上称为“入棺”)。据《仪礼·士丧礼》和《礼记·丧大记》记载:大殓的时间是在小殓的次日,地点是在堂前的东阶上。入殓的衣服:士三十套,大夫五十套,君百套(宋司马光《书仪》中称:“此非贫者所办也,今从简易,随宜用之”)。大殓时,孝子等要跳起脚来哭,叫“踊”(yǒng跳跃的意思)。等尸体处理停当,还要抱着尸体跳起脚来哭。接着就是尸体入棺,棺上加盖,此时更要大哭一通。最后,在灵柩前行祭奠礼后,大殓仪式才算结束。
③封钉:俗称“盖棺”、“钉盖”、“封棺”等。古代的丧礼中,一般来讲,是在大殓后举行。封钉时,多有请和尚或道士(中山人俗称为喃呒佬)念经打醮,然后用四角形的长方钉(俗称棺材钉),由仵作用长柄铁锤钉紧棺盖,再用“船灰”将缝封好就完成了,如果自己亲人封钉的话,则分二种情况:如果死者是父亲则请同姓的好命人或同辈的人来封钉;如果死者是母亲则请女家的人来封钉。在过去封钉习俗中,当封钉时,都要念祝福的话,最后一枚钉,习惯上称为“子孙钉”,当封此钉时,不能一下子钉进去,要先轻轻钉一下,然后由丧主(一般多是家中的长子)用牙咬住拔出来,另外从棺材上削一小块木板,二样物品一起供奉在灵桌的香炉里,直到“除灵”时才丢弃。相传这样做可使子孙绵延不绝、百世昌盛。
送殡,俗称送葬、出殡、出丧等。但在古丧礼中,殡与葬是有区别的。周代时,停柩待葬称“殡”。据《礼记·王制》载:从始死之日起,“天子七日而殡,诸候五日而殡,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到春秋时有“殡庙”之礼,即在宗庙中停柩待葬。可见“殡”并不等于“葬”。如《礼记·五制》称:“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而出殡则是把灵柩送到埋葬的地方。由于过去交通不便利等原因,人死后多有停柩待葬的习俗,而后世人尤其是近现代,人死后多尽快火化。因而,当大殓后即出殡,所以停柩待葬的习俗逐渐消失。过去送殡非常繁褥,如开路神、撒放冥钱、烧草龙、挂素灯、担吉灯、大鼓吹、五彩幡、铭旗、挽轴、像亭、魂轿、纸轿、扶灵等等,这里不作详述。简单讲,近现代后,只是死者家属及好友随灵柩行至墓地就称为送殡。而殡葬改革后,都实行火葬,此俗已不流行了。
摆路祭,又称路祭、摆祭等。按旧俗有两种解释:一是《词渊》中的解释:“路祭,灵柩出殡时,亲友在路旁设的祭”。另外,据《红楼梦》第十四回所述:“路上彩棚高搭,设席张筵和音奏乐,俱是各家路祭:第一棚是东平五府的祭,第二棚是南安郡王的祭,第三棚是西宁郡五的祭,第四棚便是北静郡的祭”。二是旧丧祭礼俗中,如果某人在路上出事,当出殡下葬时,亲友在其出事的地方摆路祭。不管如何,摆路祭泛指死者家属好友或受恩于故人者,为答谢死者生前恩德,在死者出殡途中所经之处,备办香案燃烛焚香抛洒冥钱等供祭。此丧仪习俗至今国内较少沿用,而港澳台及海外华侨居住地尚沿用此俗。
落葬、合葬:落葬俗称下葬、入土等。即把棺柩埋入土里或坟墓中。按旧俗,人未死就请风水先生去寻找死后落葬的坟地(旧称为风水地、阴宅等),选好地后,在人死时即挖穴待葬。当棺柩送到墓地时放于墓前(用两张条凳承托住,不能放在地上),按照男左女右的旧例,送葬者们跪在棺柩前哭祭拜别。到吉时,燃放鞭炮,仵作将棺柩徐徐放入挖好的墓穴中,由丧主往棺柩上埋入第一铲土,然后按辈数顺序铲土,最后填满土后,由仵作茔冢坟。坟垒堆好后,在坟前立碑,燃放鞭炮、香烛、插上幡、摆上花圈等,就完成落葬了。
合葬,从考古中发现,在西汉中晚期,合葬的习俗才流行。《礼记·檀弓上》载:“舜葬于苍梧之野,盖三妃未之从也。季武子曰:周公盖袝(郑玄注:“袝(f¨)谓合葬,合葬自周公以来”。)。而《诗·王风·大车》载:“谷则异室,死是同穴”。孔颖达疏:“夫之与妇,生则异室而居,死则同穴而葬”。由此可见,合葬即夫妇同葬于一墓穴。中山近年在坦洲铁炉山等地就曾经发掘出明代和清代的夫妻同葬墓穴,说明了封建社会里,夫妇合葬是传统的丧葬礼仪之一。
丧葬习俗的入殓封钉、送殡摆路祭等习俗-关于民俗文化的资料
上面就是关于【丧葬习俗的入殓封钉、送殡摆路祭等习俗-关于民俗文化的资料】的阐释,感谢您的阅读,查八字命格免费、查八字五行缺什么、免费算命2021年运程、生辰八字取名字、免费起名、生辰八字算命婚姻配对等更多传统国学《周易》经典内容,请记住本站:91简单网,或在网上直接搜索91简单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供交流学习,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原作者在本文中所表达的观点,如作者本人对转载有异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具有价值的学习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