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的风俗有哪些呢?风俗有开渔节、拜土地、露台晒月饼、装瓜作器、祭祖等。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到了处暑之后,气温会逐渐下降,会变得凉爽,天气也会变得干燥,在处暑的时候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小编为大家介绍传统的处暑节气民间习俗都有哪些。
处暑的风俗有哪些:
“处”字在古汉语中有“终止”、“躲藏”之意,而“暑”则指炎热。因此,“处暑”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炎热到此为止”或“暑气至此而止藏”。它标志着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即将过去,暑热之气逐渐消退,凉爽的秋风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处暑节气处在短期回热天气,秋老虎期内,“秋老虎”一般发生在公历8月~9月之间,每年秋老虎的时间长短不一,总体来说持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处暑节气的习俗,主要有开渔节、拜土地、露台晒月饼、装瓜作器、祭祖等。
一、开渔节
对于沿海的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一个大好时节,每年处暑节气,在浙江省沿海一带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开渔节时候,原本帆樯林立、千舸锚泊的静态海面,瞬间成为机器轰鸣、汽笛长鸣、百舸齐发的活跃场景。开渔节的主要内容有千家万户挂渔灯、千舟竞发仪式、文艺晚会专场、海岛旅游、特色产品展销、地方民间文艺演出等活动。
二、拜土地爷
处暑节气正值农作物收成时刻,农家纷纷举行各种仪式来拜谢土地爷。有的杀牲口到土地庙祭拜,有的把旗幡插到田中央表示感恩,还有的这一天从田里干活回家不洗脚,恐把到手的丰收洗掉。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三、祭祖、迎秋
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者是“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开始,就有开鬼门的仪式,一直要到月底关鬼门才结束,在这期间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
四、露台晒月饼
处暑之夜,人们常常会将月饼放在露台上晒,以晒干月饼脆皮,增加口感。同时,赏月也是处暑时节的传统活动之一。在明亮的月光下,人们常常会围坐一起,品尝着月饼和热茶,欣赏月亮的美景。
五、装瓜作器
处暑时节也是蔬菜丰收的季节,人们会将新鲜的瓜果制作成各种器皿,如做成盆景、瓶罐等。这样既能欣赏瓜果的美丽,又能增加生活的乐趣。
接下来小编还介绍处暑三候特征及美食。
处暑“三候”特征:
为更好地反映处暑期间的气候变化,古人将处暑节气中的十五天分为以下“三候”:
1、一候鹰乃祭鸟:处暑节气一到,老鹰开始大量捕捉鸟类。老鹰捕猎的方式很奇特,它们捕获到猎物并不急着吃,而是会先摆放在地上,看起来就像是祭品一样。鹰类在此时大量捕猎,是为了囤积食物,为即将到来的漫长冬日做准备。雨水节气有“獭祭鱼”的物候,跟处暑的“鹰乃祭鸟”情状相近。
2、二候天地始肃:从处暑节气的第六天开始,天地万物一派肃杀的景象,草木渐渐凋零。
3、三候禾乃登: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成熟的意思,五谷丰登中的“登”便是这个意思。处暑节气的最后五天,各种农作物都先后成熟了,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处暑节气的特点:
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增大:处暑后,虽然白天仍可能感到炎热,但夜晚的凉意已逐渐明显。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逐渐减少,气温开始逐渐下降。同时,由于地面辐射的增强,夜晚的降温速度加快,导致昼夜温差增大。
降水减少,秋燥显现:处暑时节,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南退和冷空气的逐渐活跃,降水开始减少。这使得空气中的湿度降低,天气变得干燥起来。人们常会感到口干舌燥、皮肤紧绷等秋燥症状。
农作物成熟,丰收在望:处暑时节正值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稻谷、玉米、高粱等作物逐渐成熟,呈现出一片金黄的丰收景象。农民们开始忙碌于收割、晾晒等工作,为即将到来的秋季丰收做准备。
处暑的美食:
1.鸭肉
“处暑送鸭,无病各家”。处暑吃鸭,是民间约定俗成的老传统。因这个时候前接暑热,后接秋凉,饮食上的过渡既要做到清暑,也要适当地进行防寒。
鸭肉有滋润的功效,可以防秋燥,是入秋后“清热润燥”的一剂良方。同时,鸭肉性寒,在尚有暑热的初秋食用,可以祛除暑气,避免上火。
鸭肉味道鲜美,也没有鸡肉那么肥,营养价值也很优秀,且价格也不贵。鸭子的烹饪方法很多,除了最着名的北京烤鸭外,炖、煮、烹、炒都可好吃。北京人会在处暑当天,到外头买上一份处暑百合鸭,作为加餐;江苏人,家家户户做好鸭肉后,会给别人送上一些,讨个“处暑送鸭,无病各家”的好意头。
2.鸡头米
处暑,正是鸡头米大量上市的好时候。“处暑吃这宝,半年无病扰!”暑去秋来,秋天人容易郁燥。老一辈人喜欢拿鸡头米煨煮糖水来应对秋燥
鸡头米,又称芡实,大江南北的地沼、湖泊都有种植,但以苏州地产的南芡尤为出名。
桂花鸡头米是苏州人最常见的吃法,煮水时加适量冰糖,煮开后倒入洗净的鸡头米煮1分钟。加入适量干桂花,煮开后即可出锅。或是清汆鸡头米,水开后投入鸡头米,用小火煮3分钟左右只加入绵白糖或白糖桂花。水多“米”少,六分汤,四分鸡头米。吃过来是很Q的感觉。
还可以与奶茶、银耳、藕粉相搭。
3.薯类
处暑,是“储薯”、“吃薯”的谐音。在湖南,就有处暑吃薯的习俗。
“处暑长薯”,处暑前吃红薯茎尖,过了处暑,红薯的生长重心开始转到地下。红薯是温和养人的好食材,红薯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可蒸着吃、煮粥、做点心等。
吃红薯的注意事项:1不要空腹吃。红薯的含糖量非常高,空腹食用会刺激身体大量分泌胃酸,让你有一种“烧心”的感觉。2吃红薯别忘减主食,红薯含的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与等量大米几乎相当。3单吃红薯缺少蛋白质和脂质,最好搭配蔬菜、水果及蛋白质食物一起吃,才不会营养失衡。
综上,就是处暑的风俗有哪些的具体内容。处暑的习俗还有很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供交流学习,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原作者在本文中所表达的观点,如作者本人对转载有异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具有价值的学习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