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zgjm365.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俗 > 民间习俗 >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故事 粽子的演变过程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故事 粽子的演变过程: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京都,屈原的政治思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心中悲愤不……365运势网(www.zgjm365.cn)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你之惑!

 

精算2022全年运势、吉凶祸福
八字合婚精批
TA是你命中人吗?
八字精批一生财运
2022全年感情运势祥批
紫微斗数终生命格祥批
名字测爱情分合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京都,屈原的政治思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心中悲愤不已,于五月五日,怀抱大石投汩罗江自尽,人们为了不让鱼虾损伤屈原的躯体,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吃粽子的传说故事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端午吃粽子的历史发展

据文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用菰叶包黍米呈四角形煮熟,既为广东咸水粽。到了晋代粽子才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

南北朝时期粽子的原料增多,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繁多。此时的粽子制作比较精细,慢慢也成了极为常见的食品,常用作交往的礼品。

唐宋时期粽子的制作注重于粽子原料的精致与外形的精美。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原料已从菰叶演变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此时粽子的原料中又增加了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大众化粽子从食材上也沿袭了古人的智慧,商场上常年有售。结合现在食品加工技术进行真空包装,保质期较长,买回家随意加热一下即可食用。包装盒制作精美,已是常见的地方特产和送礼佳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端午节已正式定为我国的法定假日。不仅有利于民众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更有利于扩大中国传统节日、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2022年运势免费测(9382901人已完成):

精算2022全年运势、吉凶祸福
2022全年财运祥批
2022全年感情运势祥批

上面就是关于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故事 粽子的演变过程的阐释,感谢您的阅读,查八字命格免费、查八字五行缺什么、免费算命2021年运程、生辰八字取名字、免费起名、生辰八字算命婚姻配对等更多传统国学《周易》经典内容,请记住本站:365运势网,或在网上直接搜索365运势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供交流学习,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原作者在本文中所表达的观点,如作者本人对转载有异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具有价值的学习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