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zgjm365.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俗 > 民间习俗 >


详述藏族的三大民间舞蹈之一“锅庄舞”

详述藏族的三大民间舞蹈之一“锅庄舞”:藏族有三大民间舞蹈,分别为锅庄舞,汉语为圆圈舞之意;弦子舞, 汉语为歌舞之意;热巴舞, 汉语为浪浪艺人之意 。本期小编就为大家……365运势网(www.zgjm365.cn)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你之惑!

 


藏族有三大民间舞蹈,分别为锅庄舞,汉语为“圆圈舞”之意;弦子舞, 汉语为“歌舞”之意;热巴舞, 汉语为“浪浪艺人”之意 。本期小编就为大家着重介绍藏族“锅庄舞”的相关知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感受藏族风俗之中的舞蹈文化吧!

一、简介藏族的三大民间舞蹈

1、锅庄舞
《果卓》流行地域广阔,萨迦地区称之为“索”,工布地区称之为“波”“波强”,藏北牧区称为“卓”或“锅庄”。 《果卓》是古代人们围篝火、锅台而舞的圆圈形自娱性歌舞,其中包括“拟兽”、表示爱情等舞蹈语汇。动作以身前摆手、转胯、蹲步和转身等为主,活泼而热烈。
2、弦子舞
《谐》也称为《弦子》,因由男舞者边领舞边以弦乐二胡或牛腿琴伴奏而得名。藏语称之为“叶”或“康谐”,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及青海、甘肃等地,尤以四川省巴塘地区的《弦子》最为著名。各藏族地区的《弦子》形式相同,动作缓慢舒展,细腻流畅。
3、热巴舞
铃鼓舞”和有一定情节的“杂曲表演”的三位一体的表演形式,流传在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工部地区和云南、四川省藏族聚居地区,是过去流浪艺人以此卖艺为生的杂艺歌舞节目。而《热巴卓》,则是一种由男女艺人共同表演的双人“铃鼓舞”,现在,人们所说的《热巴卓》和《热巴》,基本上都是特指其中的《铃鼓舞》而言。《铃鼓舞》是《卓》中颇具特色的一种“鼓舞”。

二、藏族锅庄舞详解

1、锅庄舞的历史朔源
“锅庄”一词由来已久,是“卓舞”的俗称。“卓”是藏语的译音。根据昌都县锅庄的歌词和民间的传说来分析,卓舞这个民间古老的舞蹈形式,早在吐蕃时期就存在了。 卓舞早期与西藏奴隶社会和盟誓活动有关,后来逐步演变成为歌舞结合,载歌载舞的圆圈歌舞形式。晚上,往往在院内空地垒石支锅、熬茶抓糌粑,茶余饭后不时围着火塘歌唱跳舞,以驱一天的劳累与疲乏,保持旺盛的精力,适应恶劣环境。
2、锅庄舞的艺术特色
锅庄舞是一种无伴奏的集体舞。锅庄舞有许多舞蹈名称,亦即曲牌和词牌,叨唠半步舞、六步舞、八步舞、索例哆、猴子舞、孔雀舞牧羊曲等。 锅庄舞的舞步分“郭卓”(走舞)和“枯舞”(转舞)两大类。锅庄边舞边唱,多为问答对唱比赛。舞蹈时,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有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 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
3、锅庄舞的分类
(1)就舞蹈风格来说,锅庄可以分为大锅庄和小锅庄。大锅庄属礼仪性舞类,多在寺庙等地跳;小锅庄为娱乐性舞类,不拘场地,随时随地可跳。 (2)就西藏境内地域来分,锅庄可以分为农区锅庄(藏语为“玉卓”) 、牧区锅庄(藏语为“仲卓”) 、寺庙锅庄(藏语为“曲卓”)三种。

上面就是关于详述藏族的三大民间舞蹈之一“锅庄舞”的阐释,感谢您的阅读,查八字命格免费、查八字五行缺什么、免费算命2021年运程、生辰八字取名字、免费起名、生辰八字算命婚姻配对等更多传统国学《周易》经典内容,请记住本站:365运势网,或在网上直接搜索365运势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供交流学习,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原作者在本文中所表达的观点,如作者本人对转载有异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具有价值的学习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