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91fafa.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黄历 > 黄历综合 >


春分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 春分是几月几日前后

春分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 春分是几月几日前后:春分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严格意义来讲其实是节令,因为有很明显的物候特征,此时已是“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人们忙于耕田劳作,农作物开始拔节,快速生长……91运势网(www.91fafa.com)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你之惑!

 

精算2021年流年运势、吉凶祸福
八字合婚精批
TA是你命中人吗?
八字精批一生财运
2021年感情运势祥批
紫微斗数终生命格祥批
名字测爱情分合

 


  春分是一个节气,也是春天的第4个节气,不少节气还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比如冬至就是如此,春分和冬至的地位是差不多的,那么春分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春分是几月几日前后呢?想知道春分节气的时间和风俗,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春分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 春分是几月几日前后

春分

  春分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

  春分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严格意义来讲其实是节令,因为有很明显的物候特征,此时已是“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人们忙于耕田劳作,农作物开始拔节,快速生长。民间也有“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的说法,在南方越冬的燕子又飞回北方,衔草含泥筑巢居住,又开始新一年的生活。雨水也增多起来,二十四花信风中的海棠、梨花和木兰花次第开放。不过随着时代的演变,人们会渐渐把节令当成了节日来过,因此也形成了很多特殊的风俗。

  春分都有哪些传统习俗

  在北方有祭祀太阳神吃太阳糕的习俗,造春分酒也是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流行较为广泛的春分习俗。而在江南地区,这一天则有犒劳耕牛、祭祀百鸟的传统。因为春季的耕牛,将开始一年的劳作,农人以糯米团喂耕牛表示稿赏。祭祀百鸟的寓意在于,一则感谢它们提醒农时,二是希望鸟类不要啄食五谷,祈祷丰年之意。

春分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 春分是几月几日前后

春分

  春分是几月几日前后

  春分的时间是每年公历3月19日-22日,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也被称为仲春之月、升分等。

  春分时节,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进入明媚的春天。

  呈现出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的景象,越冬作物也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春分这天,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此时南北半球昼夜平分,春分过后,北半球白昼开始长于黑夜,南半球则相反。

  春分的天文现象

  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几乎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

  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长夜短,即一天中白昼长于黑夜;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即一天中白昼短于黑夜。故春分也称升分。

  而在南北两极,春分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此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继续北移,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地球上的现象

  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故春分也称升分。

春分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 春分是几月几日前后

春分

  春分时,从理论上说,全球昼夜等长(参见晨昏蒙影)。春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

  春分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春分之后,北极附近开始极昼,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结束,极夜开始,范围渐大。

  春分气候特点

  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均进入了明媚的春天。这时节,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春分的意义

  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春分正当春季(立春至立夏)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的划分方法

  我国四季划分的传统方法,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作为中点。如春季以立春(斗指东北,后天八卦艮位)为始点,春分(斗指东)为中点,立夏(斗指东南)为终点。

  西方四季划分是以“二分二至”作为四季的起始点,如春季以春分为起始点,以夏至为终止点。西方国家所处的纬度较高,离黄赤相交点较远,以“二分二至”作为四季的起始点比“四立”更能实际反映当地气候。西方这种以“二分二至”划分的四季比我国传统“四立”划分的四季分别迟了一个半月。

 

看文章不如提前测下2021年的运势:

精算2021年全年运势、吉凶祸福
2021年财运祥批
2021年感情运势祥批

上面就是关于春分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 春分是几月几日前后的阐释,感谢您的阅读,查八字命格免费、查八字五行缺什么、免费算命2021年运程、生辰八字取名字、免费起名、生辰八字算命婚姻配对等更多传统国学《周易》经典内容,请记住本站:91运势网,或在网上直接搜索91运势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供交流学习,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原作者在本文中所表达的观点,如作者本人对转载有异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具有价值的学习交流平台。